用以萃取咖啡的水,水溫過高或過低是怎么影響咖啡風味的?曾經試過品嘗一款咖啡,咖啡是新開封的,新鮮度是能保證的,但是不知為何香味,醇度,酸度都幾乎感受不到,是水溫對咖啡風味的影響嗎?相信不少初入門者都遇到這樣的迷惘。
嗯…(沉思狀)…蛋蛋覺得,這個問題并不是溫度能解決的,但溫度也確實是影響中的一份子,而且是無法和其它人切分開的一份子哦。

沒錯,水的溫度影響了咖啡汁液的萃取好壞,但好壞之所以會造成,不能賴在水溫上,要賴在沖泡者對咖啡不了解的頭上才是,正所謂「會殺人的并非刀,而是人」,水只是個被利用的工具。沖泡者最好能對咖啡本身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透過自身經驗的積累或書中找資料),依它的品種、產地會有風味上的差異,依它的烘焙程度決定了風味的提升及保留,再綜合上述二點,再依它的磨豆粗細來決定二點:“沖泡水溫”的高低以及“沖泡時間”長短唯有這樣才可以真正解決咖啡萃取的問題?。?img src="http://mmbiz.qpic.cn/mmbiz/X2uLdUicWUKtJz3uIjml8QX72XWhI3y1BZJLXmBnXLu5WfUzANl7vLEfWlpsB6sHyUUph5S1BcGxsCD6epY6hNw/0" data-rawwidth="343" data-rawheight="424" class="content_image lazy" width="343" data-actualsrc="http://puruisaisi.cn/file/upload/202208/13/113050911.jpg" style="border: 0px none; margin: 6px 0px; display: block; overflow: hidden; height: 424px; width: 343px;" data-type="png" data-ratio="1.2361516034985423" data-w="343" />我再舉個例子來破除大家對溫度的迷思:“冰滴咖啡”是完全冷萃取的咖啡,這種咖啡靠涼水長時間的浸泡在咖啡粉末里,同樣能達到萃取咖啡汁液的目的,所以咱得到一個概念是,水溫愈低,浸泡時間愈長才能萃取到合理的咖啡汁液。再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烘焙好的咖啡豆在顯微鏡的放大下能看到是無數(shù)的纖維化小洞,并在洞里附著咖啡精華,而在水的浸泡下,精華和水混合被帶出。而我曾經看過一個日本人的試驗報導,它將咖啡豆磨到了極細的程度,每個咖啡粉末都比小洞還要小(也就達到了沒有洞),經過水的浸泡反而萃取的效果非常差,所以一味追求粉末要細也不是最好的辦法,而且太細碰到高溫容易焦化而發(fā)出焦味在咖啡中。

水溫、咖啡粗細、浸泡時間這三者相互之間的關系,透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才能達到最好的表現(xiàn),所以為什么我們總會看到手沖咖啡師拿到咖啡后,先會聞一聞、摸一摸了。

建議初學者掌握:一、粗一點的豆子粉末,浸泡時間可以長一些;反之則短。二、水溫高,則豆子磨粗一些,浸泡時間短一點。三、水溫低、豆子磨細一點,浸泡時間長一點。四、淺焙豆比深焙豆磨的細些,風味佳也萃取多一點豆子的地域風味。依我建議四點做,豆子比較不容易焦、豆子本身的風味也容易突顯,失敗率低一些。即使向上面說,低水溫不要低于75度;高水溫不要高于95度,尤佳。

(PS:浸泡時間的控制,在于水量的大小以及流出來的速度)

作者介紹:蛋蛋IN北京臺灣自由行美食旅游書《拾味臺北-真滋味》和《拾味臺北-心旅行》作者;CafeDeSOFA沙發(fā)咖啡館 創(chuàng)始人。
版權信息:以上文章來自【知乎】,轉載請注明出處原文作者: 蛋蛋IN北京原文出處: www.thekitchn.com投稿合作: tips@coffeesal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