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業(yè)交流請加飲品界精品咖啡香,微信號:(長按復制)thinkingcapacity【導讀】一直想仔細對比一下各款濾杯之間的差異,原本我們打算把所有的濾杯都做對比,但是想起差異太大放在同樣沖煮環(huán)境有些牽強,所以最后決定就將同樣是圓錐外型的濾杯相比較。
(左上KONO,右上UN café,左下harioV60-01,右下Keycoffee鉆石紋濾杯) 這次實驗用的4款濾杯我們都采用一樣的沖煮手法,同樣的時間與水量進行悶蒸,并使用同樣的水量完成沖煮。和以往一樣,我們盡最大可能做到每組實驗的一致性,并且為了得到準確的結果我們將每個濾杯的實驗重復3次,以最大可能保證得到穩(wěn)定的數據進行分析,因為大家都知道手沖的變化是比較多的?! 嶒炛饕獌x器及物品 咖啡豆:西達摩水洗處理,中度烘焙; 磨豆機:Baratza Forte-BG,研磨度4T 錐形濾杯:hario V60-01、kono、Key coffee鉆石紋濾杯、UN café錐形濾杯各一濾紙:Kono MD-25(1~2人用) 咖啡濃度測試儀 : VST LAB COFFEE
實驗步驟: ?準備手沖器具,燒水,稱量12g(W1)咖啡豆研磨后備用; ?潤洗濾紙,將研磨好的咖啡粉加入濾杯中,輕輕搖晃濾杯使粉層表面平整。待水溫下降至90℃時注入50g水悶蒸30s; ?悶蒸30s后繞圈注入50g水,停頓待濾杯中水位下降,在沖煮時間1min時再次繞圈注入余下的100g水,將注水完成時間記為T1,濾杯最終移開的時間記為T2。稱量所得咖啡液重量記為W2; ?每個濾杯各沖煮一泡對比飲用; ?待咖啡液自然冷卻至室溫后測取TDS值,重復操作三次計取平均值,計算萃取率(Ext.); ?重復上述步驟,共測取三組數據。
?。?0g水量進行30s悶蒸)
(總注水量200g)
?。Х纫后w凈重) 數據記錄及結果分析:
Ext(%)=W2 * TDS(%) / W1 就濃度與萃取率而言,不同型號的錐形濾杯之間的差異實際上相當的小,0.01%數量級的濃度差在盲測中幾乎無法分辨; 總結: 在感官的感受上,各個濾杯的沖煮效果則體現出較大的差異。Kono能表現出四者中最突出的酸度,UNcafe的錐形濾杯的酸度則最弱;UNcafe的甜感最強,V60最弱。對每款濾杯在感官上的最突出的感受參見表格最右列。
其實最后得到的結果是比較出乎大家意料的,如果出于萃取率上的考慮,那你現在可以隨便抓起這4款濾杯中的一個來使用了,因為他們在萃取率上并沒有相差很大。但神奇的地方也正是在這里,在萃取率相近的情況下,每款濾杯得出的個人感官卻相差許多。大家可以仔細看看上圖實驗的表格,另外因為感官這個東西其實很難界定,我們決定首先撇除豆子風味上的描述,并且給出比較簡易的描述,讓大家去進行對比。最后我們從酸度、甜度、醇厚度3點切入,三人寫下各自感官并且排序刪選得出最后的感官評價。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還是建議感興趣的朋友自己也嘗試一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一下這4款濾杯的區(qū)別。
結尾跟大家分享一款很有用的儀器,VST咖啡濃度測試儀,讓我們從科學的角度看咖啡。
圖片來源于網絡,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更多專業(yè)咖啡交流 請掃碼關注微信:best-c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