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芋頭怎么做更細膩?黃豆粉究竟是什么?豆乳奶茶上的小丸子是啥?
2019年的冬天,行業(yè)對于芋泥的熱度依舊,就像周杰倫新歌一出,“夕陽粉”們前往麥吉排長隊買杯奶茶一般。
而黃豆粉這個常用于驢打滾、紅糖糯米糍粑上的中式甜品原料,也因一個叫seven bus和一個名半仙豆夫的店,成為了今年茶飲的“座上賓”。

而喜茶在豆乳奶茶已成行業(yè)熱點之時,趁勢推出相關產品,再度讓該品類引發(fā)熱議。就在不少品牌還在商議是上豆乳,還是芋泥,或是做一個豆乳芋泥時,7分甜、古茗卻將自己的老產品翻出來,重新做定義,

古茗此次在微信公眾號以新舊兩版茉莉奶綠的原料做對比,以讓消費者更清晰的對新品產生認識。



在推文中,古茗雖未透露兩版奶茶的具體配方,但我們根據(jù)其內容所體現(xiàn)的茉莉花更濃,新西蘭奶源,喝著順口、不卡喉,珍珠粉圓甜度下降,Q度增加等相關信息,可以得知這是一杯花香濃郁,用牛奶做的奶茶。
而在距古茗總部溫嶺400多公里的蘇州,7分甜也開始了對其經典產品楊枝甘露的改造。這一次改造看似簡單,卻需要極大的勇氣。

在茶飲行業(yè)中,對于水果溫熱飲品一直鮮有品牌去做嘗試,許多水果類飲品在處于溫熱狀態(tài)時,難以將其最佳風味突出,甚至會被不少消費者用“難喝”來形容。7分甜這次對楊枝甘露的改造卻是打破了行業(yè)中的產品“鐵律”,增加了溫版。
從其宣傳內容來看,該改進主要是為許多對于冰飲有所顧忌的消費群體,如老人、小孩兒或處于特殊時刻的女生。

據(jù)一位去7分甜購買溫版楊枝甘露的消費者介紹,店員會提示溫版飲品口感會比冰飲差一些,但在該消費者的堅持下,該店員為其點單溫版楊枝甘露。
在出品后,店員會再次告訴顧客,請盡量在10分鐘內飲用,溫度升高會導致口感變差。該消費者表示,他們的溫版楊枝甘露溫度接近于常溫,但口感還算不錯,可以接受。

除古茗、7分甜外,益禾堂也在冬季推出了一款新品,雖然仍是楊枝甘露,但益禾堂做了一些小改動。該產品中所使用的西柚粒為1小時之內手工現(xiàn)剝,因備料難度有所增加,益禾堂在官微表示部分時段可能會限量供應。并告知消費者冰凍柚粒與鮮柚粒的區(qū)別。而另一方面,由于使用鮮柚,該產品目前暫時將只在三個區(qū)域售賣。

7分甜的溫版楊枝甘露選項,古茗的鮮奶茉莉奶綠,益禾堂的手剝鮮柚,表面上看并沒有太大的創(chuàng)意,但往深層次分析,卻是加盟型連鎖們的一次自我革新。

在行業(yè)中有過太多的經驗之談,如黃金比例更好喝,不減糖,水果茶不做熱飲。但1點點、CoCo卻用半糖、微糖、少冰、去冰等選項去滿足消費者“自己點的飲品怎么也好喝”的消費心理。

而7分甜此次打破了楊枝甘露的溫度界限,并以多次告知提醒消費者口感的變化,與減糖、少冰的選項初衷一致,只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而另一邊,古茗的新版奶綠、益禾堂的手剝柚子也是在用更清爽的口味和新鮮的食材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過去,許多加盟型連鎖對產品一位要求制作簡單、快速,原料方便運輸,儲藏,導致一些新興原料未被其品牌使用,品牌未能及時跟上消費趨勢。而他們也會常以業(yè)內的成功經驗為“延緩變化”充當理由。

就如《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所說,在信息化時代,產品原料、制作方法、營銷手法都曝光在了消費者與同行之間。想要以過往的信息不對稱,或者地域風俗差別,形成品牌壁壘已經太難。
打個簡單比方,在上海雖然有各類菜式,但這些菜式都會進行相應的改良,以符合本地人的口味。而即使是全球性連鎖的肯德基,也會在來中國后,推出米飯和老北京雞肉卷等產品,進行品牌的本土化。

飲品亦然,當頭部品牌們以各種宣傳手段去告知消費者他們用了什么原料,所以更好喝,更健康時,消費者也逐漸對這類型的口感產生依戀。隨之對這種口感產生了新的判斷標準,并將其告訴給周邊的人,行程裂變。
一位研發(fā)師表示,過去做奶茶講究順滑濃,但現(xiàn)在卻有了新的方向“輕奶茶”,簡而言之就是喝不膩,這與用什么樣的茶、糖、奶均有關系。
這種變化并非是該研發(fā)師的個人喜好,而是來自于消費者,而他們的喜好則來自于不少頭部品牌的教育。
在經驗與消費趨勢之間,即使他再堅持,但最終仍向市場進行了妥協(xié)。

—————END—————中國飲品快報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yè)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促進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