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展上,我發(fā)現今年玫瓏瓜很受追捧,不僅是很多展商都推出了玫瓏瓜產品。從試飲新品,到原料、果醬、配方,都能看到玫瓏瓜的身影,展位前咨詢的同行也絡繹不絕。(傳送門:家家都推玫瓏瓜!逛展發(fā)現,今年水果茶風向已很明顯)

小眾的玫瓏瓜,今年真的要火?我馬上向行業(yè)內的研發(fā)求證。資深茶飲研發(fā)是這樣“夸瓜”的:“玫瓏瓜相對其它瓜類,口感風味優(yōu)勢明顯,不管從甜度、香氣、口感都優(yōu)于其它蜜瓜很多。前些年產量小,很多人都沒見到過這種水果,這幾年產地產量增加,再經過行業(yè)推廣,讓很多消費者認知到了這款鮮果的優(yōu)點,而且這個受眾面在不斷的擴大。”我又梳理了一下過往的玫瓏瓜產品:早在2016年,樂樂茶就推出過玫瓏蜜瓜酪酪,還穩(wěn)居進店必點榜單。

從去年開始玫瓏瓜就有走紅的跡象。喜茶公布的經營數據,2020年,喜茶新品銷量排名第二的就是“多肉玫瓏瓜”。

再如SEVENBUS推出的玫瓏蜜瓜優(yōu)酪,在深圳上市時有人排隊1小時才喝到。

另外,去年茶嶼、小馬春麗也都有玫瓏瓜的產品上市,讓顧客記住了玫瓏瓜清甜的口感。今年,上玫瓏瓜的茶飲品牌再次擴大。最近益禾堂、萃茶師也都上新了玫瓏瓜飲品,萃茶師的2款玫瓏瓜產品雪山玫瓏多肉、霸氣玫瓏多肉,上新不到一個月,單品點單率就高居產品前列。

作為茶飲供應商的德創(chuàng)果汁,玫瓏瓜產品的銷量與往年相比也有60%以上的增長。還有飲品供應商判斷,從玫瓏瓜產品銷售增長情況來看,它很有可能成為今年的爆品之一。

吃過玫瓏瓜的人都知道,它的特點是清脆、甘甜,玫瓏瓜飲品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爽。

就味道而言,玫瓏瓜并沒有像芒果、百香果、草莓等熱門水果一樣,風味記憶明顯。
口味相對“寡淡”的玫瓏瓜,如何做得優(yōu)秀?
1. 風格小清新,與清香的茶湯更搭,適合單水果以萃茶師的雪山玫瓏多肉為例,底部以雜糅蜜瓜、奶凍為主,用茉莉花茶作為茶底,配以玫瓏瓜冰沙,頂部是奶油雪頂,在雪頂上還有幾顆玫瓏瓜球,售價為26元。

在益禾堂研發(fā)總監(jiān)代小鵬看來,玫瓏瓜清甜且香氣幽雅,制作出來的產品風味非常的小清新,喝起來清透干凈,顏值也非常高。
清新、干凈、清爽、“一點都不膩”,也是玫瓏瓜飲品在社交媒體上的高頻詞。萃茶師研發(fā)相關負責人介紹,玫瓏瓜適合與清香型茶湯搭配,使其果茶前段突出玫瓏瓜清甜爽口的果香,后帶出清新的茶感。

他們還測試了玫瓏瓜的隱藏搭配:玫瓏瓜酸奶酪、芝士玫瓏瓜、優(yōu)益C玫瓏、玫瓏美式,或者帶有少許酒精的玫瓏瓜科羅納等。
代小鵬認為,想要保留瓜的特有香氣及口感,在搭配的時候也需要慎重,如果想凸現玫瓏瓜的香氣及口感,盡可能的做單水果風味茶,小料搭配也盡可能選擇不要自帶風味屬性很強的。2. 強調“多肉”,突出瓜本身的“肉感”小紅書用戶提到玫瓏瓜飲品,還有一個高頻詞:料足。

仔細分析,消費者這種體驗,和瓜類果肉本身扎實飽滿的口感有關。想把玫瓏瓜口感做出記憶點,可以用多種形式去呈現玫瓏瓜的果肉感。以喜茶去年推出的雪頂多肉玫瓏瓜為例,杯中有玫瓏瓜果肉、多肉、果肉冰沙、冰淇淋,一根管子扎下去,從吃瓜到小料,再到冰淇淋頂,口感清爽,滿足感爆棚。3. “18度的甜”,用文案表達玫瓏的特點萃茶師上新時,推出了一句文案:18度香甜軟糯,春日里的甜蜜。其中18度就是指玫瓏瓜的甜度。




我跟一些行業(yè)研發(fā)聊過之后發(fā)現,玫瓏瓜想成為爆品,還需要面臨一些“挑戰(zhàn)”:首先就是玫瓏瓜鮮果運輸的問題。由于它含糖份比較高,只要稍微碰撞就有可能讓瓜裂開。


如何解決生熟及保鮮難題?萃茶師的做法是,每天門店水果來貨后,店鋪都會挑選分類使用的熟瓜和需要放置的生瓜,且當天切開的瓜不會留過夜。再次是成本問題。玫瓏瓜到底貴不貴?玫瓏瓜早前多產自日本,后經過引進栽培,在海南“瓜熟蒂落”。在很多人印象中,玫瓏瓜價格偏高,是不是門店應用成本也會過高?

飲品行業(yè)的朋友給我算了一筆賬,以山東為例,一斤玫瓏瓜的價格在8-10塊錢左右,如果一杯飲品玫瓏瓜用料在90g左右(產品用量有差異),玫瓏瓜的成本在兩塊多。

給今年春夏加點綠,玫瓏,或許是一個值得試試的產品。

統(tǒng)籌|妮可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文章為咖門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