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天,有一款美味絕對不能錯過,而且我敢保證你們每個人都吃過。我先來形容一下:紅色的一串,顆顆圓潤,表明被裹了一層焦糖,吃上去味道又酸又甜,吃完還想吃。猜出來了嗎?沒錯!那就是冰糖葫蘆。網(wǎng)上流行的“入冬四件套”之一就有冰糖葫蘆(其余三位分別是紅薯、糖炒栗子、奶茶)。冰糖葫蘆除了好吃,它還是一款能喚起很多人孩提時代記憶的味道。就連近期頂流冰墩墩的原型都是取自冰糖葫蘆!那關(guān)于冰糖葫蘆,你有更深的了解嗎?我聽說它最近還有了很多“變身”,一起來看看吧~01冰糖葫蘆,你了解它嗎?冰糖葫蘆,也叫糖葫蘆。在不同地區(qū)的叫法也有所不同,在天津叫糖墩兒,在安徽叫糖球。冰糖葫蘆對我們來說,稱得上是童年時候最珍貴的一份美味吧。在北方,走街串巷的冰糖葫蘆小攤,一串串剛做好的冰糖葫蘆被整齊地插在老板自制的金黃稻草的靶子上,邊上放著用來制作糖漿的銅鍋,里面熬煮著香氣四溢的焦糖。時不時來一聲接地氣的吆喝叫賣,倍受老百姓喜愛。
冰糖葫蘆最早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呢?我翻查了一些關(guān)于冰糖葫蘆的歷史。
有認(rèn)為是起源于隋朝,當(dāng)時的朝廷以冰糖葫蘆這種小吃獎賞功臣,后來流傳至民間。 還有種說法是,南宋光宗皇帝寵愛的一位黃貴妃生病不思飲食,用了各種名貴藥材都不見好轉(zhuǎn),于是只好張榜求醫(yī)。后來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聲稱將紅果(山楂)與冰糖一同煎熬,每頓飯前吃五到十顆即可好轉(zhuǎn)。 結(jié)果真的見效了,皇帝大喜。后來這種做法也被傳至民間,百姓將其串成串兒,就有了現(xiàn)在的冰糖葫蘆。 02現(xiàn)代冰糖葫蘆的變化傳統(tǒng)冰糖葫蘆的做法所用到的是山楂。將山楂用竹簽串起來后,表面裹上一層麥芽糖稀。當(dāng)糖稀遇風(fēng)后,會迅速變硬,就形成了冰糖葫蘆脆硬的外殼。品相好的冰糖葫蘆糖殼薄脆,透明泛亮。一口咬下,表面硬脆,里面的山楂又酸又甜,具有開胃的功效。
冰糖葫蘆的興盛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除了街頭小攤,還常出現(xiàn)在戲院、茶樓。商家將其放在白瓷盤里出售,制作精致。品種開始不僅限于冰糖山楂,也有山藥、橘子、葧薺等。
如今很多冰糖葫蘆不再是以街頭叫賣的方式販?zhǔn)郏欠旁谡齼喊私?jīng)的小商店里出售,成為一個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特產(chǎn)。一串串的糖葫蘆被放在透明展示柜里,出售前店家會包上一層糯米紙遞給顧客。如果是外帶,還會套上一個紙袋子,方便攜帶。
(截圖來源:淘寶 全福德旗艦店)更有冰糖葫蘆老字號品牌為了滿足各地消費者的需求,冰糖葫蘆這份街頭美味被包裝成隨時隨地可以享用的休閑零食。03萬物皆可夾“山楂”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句話:“萬物皆可夾”。仔細一想,好像也受用于冰糖葫蘆。商家將傳統(tǒng)的冰糖山楂中間切開,夾入糯米、黑米、核桃、栗子等,一次能夠嘗到兩種層次,是當(dāng)下非常流行的吃法。
(截圖來源:大眾點評)除了雜糧堅果,也有“水果+水果”的吃法,圣女果、葡萄、香芋,酸口的山楂中間搭配香甜細膩的水果餡料,迷你尺寸的大小可以一下子滿足我們對口味的多種需求。
(截圖來源:大眾點評)
(截圖來源:大眾點評)本來我以為這些新式吃法已經(jīng)很特別了,沒想到還有更有趣的。既然可以夾其他的食材,那么直接把主角“山楂”替換掉呢?果真,有人這么做了。前不久網(wǎng)上出現(xiàn)有一則冰糖獵奇吃法,總是不滿足于基礎(chǔ)款的現(xiàn)代人,甚至連美食都要升級版。但究竟是不是升級版,這就看個人喜好了。不信你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