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有福利*對于面包,常規(guī)印象中好吃的定義是什么?
▏要柔軟?要香甜?要加入豐富的配料? 如果是這樣,那你對于德式面包估計會敬而遠之了。因為,它可是常常因為「難吃」而登上熱搜。
(圖源:微博)作為真正在崇尚著“極簡主義”的德式面包,在一眾漂亮外表,層次豐富的面包圈子里,可謂是走出了一條鮮明的天然路線。品的是麥香,吃的是面包發(fā)酵的味道。但,如果你不排斥這種風(fēng)格,那德式面包將會為你帶來許多新奇的味蕾體驗,也能使陳列的面包看上去更加質(zhì)樸與充滿獨特風(fēng)韻。01
相貌平平的德式面包,居然有這么多種類!在德國,面包就和我們愛吃米面一樣,是一日三餐中不可缺少的主食。我曾看到過,德國人一人每年就能吃掉超80公斤面包,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每天吃一樣的,肯定會厭呀。所以隨著德國手工行業(yè)的發(fā)展,德式面包種類也變得更加豐富。
(來源:ins,非書中圖)據(jù)悉,德國有超過3200多種特色面包被收錄認證,是世界上面包種類最多的國家。(隨著面包師的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相信這個數(shù)字還會繼續(xù)增長哦~)自2014年以來,德國面包被官方認定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并且收入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名錄中。另外,在德國,法律對于面包也有著明確的定義。面包全部或部分由谷物或谷物制品,通常需混合液體及其他食用成分(例如豆類、馬鈴薯制品),透過揉捏、成型、醒發(fā)、烘烤或熱擠壓面團制成。面包包含90%谷物或谷物制品,以及少于10%脂肪或糖類成分。若是脂肪及糖類成分超出上述熟知,則產(chǎn)品不適于面包,而屬于點心。那為什么德國能制作出如此多的特色面包呢?主要是由于德國天然的地理氣候條件問題,不太方便種植出小麥。但也恰恰基于此,讓其開拓出黑麥、斯佩耳特小麥、大麥、燕麥、蕎麥等各種谷物。以豐富谷物作為原料的德國面包,能夠提供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成分簡單的全麥面包和全谷面包,還能夠在腸道的消化吸收時增添飽足感,延緩饑餓。
(來源:ins,非書中圖)只要不過度食用,基本不會導(dǎo)致體重上升。為此,在當下常常作為健康面包被一些素食愛好者以及注重健康生活、關(guān)注身材管理的人士所青睞。這也是為啥德式面包一面被吐槽著難吃,一面又成為了新風(fēng)口。02
多元化的德式面包,需要多樣性的面粉來支撐!回過頭來,說說德國面粉。德式面包能夠呈現(xiàn)如此多的品類,離不開豐富的原料,除了一些谷物類的添加,常用的有小麥面粉、斯佩爾特小麥面粉和黑麥面粉。不同程度的研磨:類型標號越高,面粉顏色越深,面粉中富含礦物質(zhì)和纖維的谷殼所占的比例越高。
(來源:ins,非書中圖)如何使用可以參照下方所列:
小麥面粉中顏色最淺的T405,適合用于蛋糕類;T550適用于烘焙小點心和白面包;T812型適用于混合粉白面包;T1050適用于混合粉面包;T1600適用于混合粉黑面包。
還有斯佩爾特小麥面粉,其實也算是小麥家族中的。包含于T630、TT812及1050面粉中,另外還有斯佩爾特小麥全粉。顏色較淺的T630適合烘焙小面包,而標號數(shù)值大的就更適合烘焙面包。有一點要注意,在揉捏斯佩爾特小麥面團時必須非常輕柔,且這款面團還需要較長時間來脹發(fā),所以建議使用預(yù)制發(fā)酵面團。
黑麥面粉可以選擇T997、T1150或T1370面粉。通常在制作含有黑麥面粉的面包時加入酸面團,為的是利用天然酸度來抑制酵素的活性。100%黑麥制作的純黑麥面包工藝較難,所以一般會添加些其他粉。在《德國食品法典》中,就記載了允許添加至多10%的其他面粉,如小麥粉來幫助面團體積的膨脹。03
如何做出好吃的德式面包?前面所提被詬病的“難吃的德式面包”,主要的元兇是黑麥面包。因為,又黑又硬又酸。既沒有好看的外表,又沒有好吃的內(nèi)在。但只是這么片面的給德式面包這一個“千包家族”定義的話,那就太小看它了。
滑動查看更多
譬如,啤酒脆皮面包、農(nóng)夫面包、堿水結(jié)、史多倫、多谷物面包、硬皮面包、馬鈴薯面包、果仁面包、橄欖面包、荷蘭芹籽面包等,配合著多種面粉和配料,豐富的變化顯而易見。
而且即便是黑麥面包,真正品質(zhì)好的其實酸味并不沖,且還有著天然麥香的后味。依靠著堅硬深色的表面和酥脆的底部可保護濕潤、松軟的內(nèi)部組織,提高面包的保存效期,并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口味。那如何做出好吃的德式面包呢?上周,商品部的小伙伴就推薦了我這本《德式面包圣經(jīng)》。
/點擊圖片購買/我淺讀了一下,除了上述知識點外,里面提到優(yōu)質(zhì)的原料之余,還需要注意的就是時間和溫度。?比如面團醒發(fā)時若溫度過低,可以透過適當延長時間來補償。不過注意這種方法只適用于一定范圍內(nèi),不然會大幅度改變面包的味道。?又或是通常在設(shè)定面團溫度的時候,由于面粉與室溫差不多,所以調(diào)整的關(guān)鍵在添加的混合液體溫度。在不使用預(yù)發(fā)面團而直接發(fā)酵時,可以用以下計算公式:希望達到的面團溫度 x 2 - 面粉溫度 = 混合液體溫度
另外,一些細節(jié)也不能放過。?比如全麥面包中鹽的含量在1.6-1.8%,地中海風(fēng)味的面包可以加入2.2-2.4%的鹽,軟面團需要的鹽更多。?而且添加鹽時,還要考慮水的硬度。比如礦物質(zhì)較少的軟水比硬水可以接受的鹽添加量略高。了解了德式面包之后,真真是不簡單吶。所以,如果你對德式面包感興趣,并且想要做好的話。這書《德式面包圣經(jīng)》,你不容錯過。
/點擊圖片購買/首先,作者很牛。集結(jié)了德國烘焙大師學(xué)院畢業(yè)的14位頂尖面包師組成的烘焙團隊傾力打造,融合了70年經(jīng)驗淬煉。有Jochen Baier、Siegfried Brenneis、Eva-Maria Kientz等,各個履歷優(yōu)秀。一經(jīng)推出,可以說是收獲了全球烘焙愛好者的一致好評,得到歐美亞馬遜讀者4.7星推薦。
也有很多名人推薦,如:“
陽光成就了谷物,谷物豐富了面包,面包開啟了生活,酸種面包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本書除了教您怎么做,還讓您明白德國面包的歷史與文化,是一本值得收藏的面包圣經(jīng)!——吳克己 ”“
本書從材料、工法、配方完整介紹德式面包的制作工藝,內(nèi)文經(jīng)過專業(yè)的編排讓烘焙喜愛者更容易掌握制作小細節(jié),好書真心推薦給大家!——吳武憲 ”其次,從入門到升級,一本拿下。雖然每本面包書都會講些常規(guī)的烘焙流程。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很細致,會逐步拆解:Q:使用烘焙酵母制作預(yù)發(fā)酵面團的優(yōu)缺點?Q:如何不使用秤來分割面團?定量分割的多種方式?Q:美化外觀的方法?Q:表面何時切割紋路,何時刺孔?Q:如何釋放蒸汽?Q:為什么面包會劈啪作響?Q:面包表皮理想的厚度是多少?Q:如何讓面包的保鮮時間更長?……把小點都講透。最最最重要的是,中文繁體字,省去了不少翻譯時間以及做閱讀理解的煩惱,至少在我閱讀過程中,覺得講解還挺到位,通俗易懂。并且我看了,這是由吳克己與林建文審訂,保障了內(nèi)容的閱讀性與實用性。最后,理論知識充盈之余,還兼顧了健康和美味的創(chuàng)意時尚面包。總共7大類,包含了德國傳統(tǒng)面包、阿爾卑斯地區(qū)面包、國際經(jīng)典款、創(chuàng)意時尚面包、小面包及小點心以及創(chuàng)新美味,共計101款,圖文并茂地分析,輕輕松松讓新手也能烤出職人級美味。
△現(xiàn)貨!今日下單有優(yōu)惠!今日 · 互動首次推薦,福利肯定不能少。評論區(qū)說說#你最喜歡的一款德式面包#,截止至2月23日中午12點,我將在隨機抽2位幸運粉絲獲得硅膠刮刀3件套。趕緊一起參與吧~
月度好文入冬必備冰糖葫蘆做沒|這屆年輕人愛買啥烘焙品排隊1小時創(chuàng)意料理吐司||一甜一咸兩款面包配方這些違法行為快避坑|跟著屋頂哥鑒賞近80款作品
點擊購買《德式面包圣經(jīng)》!
預(yù)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