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家一周只營業(yè)4天的咖啡館叫做繁體字咖啡館。老板娘李雪莉,50余歲,臺中人,畢業(yè)于臺灣文化大學,曾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廣告策劃人。
“來到大陸,算是機緣湊巧吧。”李雪莉說。2002年,李雪莉被公司派去泰國曼谷參加廣告創(chuàng)意的培訓,那次培訓讓她眼界大開。

“那時候,我在臺灣公司其實做得很開心。可是我覺得世界這么大,自己不甘心在一個地方就這樣終此一生,我想出來看看?!彼f。
由于相同的文化和語言,李雪莉當年便來到北京,這一呆就是十幾年。在北京一家廣告公司工作數(shù)年后,2011年,李雪莉在高碑店的中國油畫院開了一家繁體字咖啡館。而后,幾經(jīng)搬遷,2016年搬至南鑼鼓巷附近。

“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因為我喜歡?!彼χf道,讀書、咖啡都是她所熱愛的,“咖啡館不開門的時候,我可以一天在家讀十個小時以上的書,算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文青’。”
繁體字近年在大陸愈發(fā)流行,不少店家招牌上也慢慢可見繁體字樣。但李雪莉教繁體字卻不是為了趕風潮,而是想讓更多人領(lǐng)略漢字的美。
“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漢字的起源,幫助他們乃至一些外國人更好地理解中華文化。”她說。

在李雪莉的店里,沒有全職的服務員,大多是一些在校的大學生兼職,她也因此和其中的一些人、甚至他們的家人成了朋友。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國際文化教育中心主任王曉明就是其中之一。
“我的兒子假期從美國回國時就在雪莉這里打工,我們也漸漸和她熟悉了起來。”王曉明說,“雪莉是一個很純粹的文化人,對中華文化了解很透徹。和她交流獲益良多?!?br />

王曉明在社科院常年負責外國留學生在華的學習,為留學生開設(shè)了一門名叫《中國文字的魅力和中國文化的體驗》的課程,授課地點之一就選在了李雪莉的繁體字咖啡館。
王曉明說,基本上每一個來過這里的外國人都會喜歡這里,“雪莉教他們了解漢字的起源,學生們覺得效果很好?!薄 ±钛├蚋嬖V記者,如果是外國人來店里,他們會提供與一般的客人不同的字帖供他們摹寫。

“我們?nèi)藬?shù)不多,一批次學員也就五六個人,都很年輕,30歲上下?!彼f,我很高興看到這些年輕人喜歡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他們的喜愛可以讓這些文化傳承下去?! ±钛├虮硎荆瑑砂吨g在很多事情上都是相通的,文化就是這樣。
—————END—————
中國飲品快報來源|新華網(wǎng)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yè)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促進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