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咖啡行業(yè)交流請加飲品界前街咖啡,微信號:(長按復(fù)制)Fro
ntStreetCoffee 一杯好喝的咖啡,不外乎就是香氣分明、酸甜苦均衡以及口感綿密滑順等特色,而濾杯的構(gòu)造就是依靠如何將這些特色加以呈現(xiàn)來設(shè)計的。 最常見的三種濾杯,kalita,harioV60,kono做分析,喜歡風味分明香氣可以選harioV60,喜好濃郁口味選kono,而kalita口感最平衡。

Hario V60 Hario V60系列濾杯杯口比較大,加上獨特的螺旋形曲線肋骨,使得氣流更容易被導出,提高了萃取質(zhì)量;使用鵝頸壺注水時,底部的大圓過濾孔也會隨著注水水流的大小,改變咖啡最后的風味。 使用錐形濾杯更能夠表現(xiàn),肋骨設(shè)計使得咖啡在萃取的時候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將可溶解性物質(zhì)萃取出來,使其濃度提高。搭配不同的注水方式和手法,也會得到不同口感和風味的咖啡,可玩性比較高。 風味特色:香氣明顯,容易突出單一產(chǎn)區(qū)的咖啡風味,入口時即可感受單一產(chǎn)區(qū)特有的香氣,V60的壓榨式萃取,更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將可溶性物質(zhì)一次性壓榨出來,使?jié)舛忍岣?,雖然短時間和水結(jié)合,口感稍嫌不夠厚實,但是其高濃度所帶出來的酸甜與明顯香氣是就是一大特色。

三孔梯形濾杯 廣泛使用的Melita濾杯和來自日本的Kalita濾杯,最早Melita的底部只有一孔的設(shè)計,其缺點就是在咖啡過慮時,常會造成孔洞被細粉塞住,使得咖啡泡在水里太久,而讓咖啡變得苦澀,因此針對這種濾杯會采取一直加水的沖煮方式,目的就是希望咖啡顆??梢砸恢备≡谒妫窍鄬ρ苌睦_就是咖啡顆粒長期浸泡在水中,會影響二氧化碳的排放而降低了萃取率,所以之后才會衍生出三個孔的Kalita濾杯。 風味特色:酸甜口感均衡,強調(diào)入口的咖啡有從一而終不變的穩(wěn)定度,適合中深與深度烘焙的咖啡,Kalita扇形三孔濾杯,單純只是靠著濾孔與肋骨來產(chǎn)生,空氣的流動性是藉由控制濾杯里的水量,來做萃取的動作,也因為這樣,咖啡粉顆粒和水結(jié)合的時間才會拉長,可以將中烘焙的咖啡豆,和水做長時間的結(jié)合,藉此將深度烘焙可能過度的苦味有效地均勻擴散在舌面上,讓人感受苦而帶甜的深焙焦糖甜感。

KONO 錐型濾杯都是直線形呈放射狀溝槽,排氣空間受到限制,空氣流動也會受限,這樣一來就會增加咖啡粉顆粒吸水時間,適合中深烘焙或者深烘焙的咖啡豆。 風味特色:使用KONO濾杯沖出的咖啡口感會很飽滿,而且風味持續(xù)好,kono濾杯在萃取過程中,是利用虹吸效應(yīng)所產(chǎn)生的氣壓來進行萃取,所以咖啡粉顆粒在初期吸水飽和度,會比其他另外兩種濾杯要高,而濃度的萃取程度也會高出很多,而HarioV60與kono的差異,就在于kono萃取時,可溶性物質(zhì)就會隨著水流帶出,喜歡重口感的咖啡,會比較建議用這款。

科普萃取率與濃度的問題 ExtractRate(萃取率)和TDS(總可溶解物質(zhì))

討論到萃取率的問題,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誤解:例如萃取量大就萃取率高、或者是萃取濃度高就是萃取率高?! ∷^萃取率,是指最終得到的咖啡液體中含有的咖啡中的物質(zhì)占到咖啡豆總重量的百分比。這個咖啡液體指的是你得到的液體,而不是總注水量。根據(jù)SCAA理論、最多會有30%的物質(zhì)會被溶解于水?! DS=TotalDissolved Solids是用來測量水中溶解的總固體含量的測量工具;濃度,萃取率是衡量一杯咖啡好壞的參考指標。只要咖啡濃度在1.15~1.35,萃取率在18%~22%,可用科學的數(shù)據(jù)說明咖啡制作的基本合格標準?! ≥腿÷剩絋DS/粉重 濃度測出來之后算TDS 濃度=TDS/(水重+TDS) 那這里的水重應(yīng)該是注入的水重減去咖啡粉稀釋的水重,還是最終萃取所得到的水重 一般情況下,如果咖啡溶解于水中的物質(zhì)占咖啡粉總量的22%以上就是過萃,小于18%是萃取不足,分別會有發(fā)干、持續(xù)性苦澀、雜味(對于過萃),或者是酸感刺激太大(萃取不足)。 舉個栗子,假設(shè)用10克粉,出300ML的咖啡液,是不是過萃? 萃取率的主要計算依據(jù),是要參考萃取出的液體的濃度,而不是簡單的考慮萃取出的量?! ∪绻?0克粉出300ML,濃度值很低的話,就可能萃取沒過萃了。按上邊的例子: 10克出300ml,如果濃度小于或者低于0.732%,則300ml*0.73%=2.19克,2.19/10=21.9%(1克水大概就是1ml,咖啡液可能會有改變,但本處大致運算),剛好符合標準。但口味會極淡。 ExtractRate和TDS在咖啡口感所會呈現(xiàn)的影響。一顆咖啡豆,必須要被萃取到一個比例,才能夠?qū)⒖Х榷雇暾娘L味表現(xiàn)出來:萃取率過低的咖啡,會犧牲掉層次感;相反地,萃取率過高,則會造成咖啡的苦味、澀味,或其他的雜味。TDS的話則是影響到咖啡的濃度。TDS越高,咖啡的強度/濃度越高;TDS越低,咖啡喝起來則會越淡。

這三個濾杯各代表一種萃取模式:18% 香氣風味明顯 Hario V6020% 風味口感均衡 kalita22% 口感厚重 kono 以上就以萃取率來作為咖啡整體風味的大致區(qū)分,如果要以更精確的方式來表現(xiàn)一杯精品咖啡,還需要考慮幾個條件,產(chǎn)區(qū)、烘焙度,處理法: 咖啡豆產(chǎn)區(qū),舉例來說,巴西咖啡豆是著重口感與甜度,如果以重口感為前提,選擇Kalita與kono比較適合;非洲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豆,具有獨特香氣與風味,尤其以花香為特色,濾杯的選擇上以香氣上揚的V60。

聲明文章,圖片部分來源【手沖咖啡大全】作者:丑小鴨咖啡師訓練中心編著版權(quán)歸原作者由飲品界網(wǎng)整理編輯
免責聲明:網(wǎng)站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quán)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wǎng)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wǎng)”整理編輯,轉(zhuǎn)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quán)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