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飲品界網(wǎng)
文章來源:前街咖啡,作者:新鮮烘焙好咖啡的。導讀對于萌新來說,一杯咖啡沖多少水恐怕是每個人都存在過疑問?前街為什么會1:15的粉水比呢?粉水比首先,我們先明白手沖咖啡的兩個概念。粉水比:咖啡粉與水的比例,直接表示為使用了多少水去沖煮咖啡,例如1:15表示的是使用15份水沖煮1份咖啡粉。

咖啡粉吸水率:普遍咖啡粉的飽和吸水量為自身的2倍(會存在偏差,但基本都在2倍)。因此我們得到的咖啡液并不會等于我們沖煮的水,以粉水比1:15為例,咖啡粉會吸收2份的水,因此最終得到13份(咖啡的量)咖啡液。知道這兩個概念后,我們來看看SCA給出的金杯萃取圖,這張圖結合了歐洲與美國的民眾對咖啡的喜愛區(qū)間以及咖啡液的濃度與咖啡粉的萃取率關系。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模型。

SCA金杯理論SCA金杯萃取的區(qū)間——萃取率:18%-22%,濃度:1.15%-1.45%;在金杯理論中,在這個區(qū)間內(nèi)的咖啡被稱為金杯萃?。ㄊ墙鸨w系認為的“好喝”,不一定是我們感官中的好喝)。

在金杯萃取圖中,我們能得到最大的粉水比例與最小的粉水比分別為:1:20.9(濃度1.15%,萃取率22%)、1:14.3(濃度1.45%,萃取率18%)。而我們觀察到1:17的比例穿過金杯區(qū)間最大,也就是最容易命中金杯區(qū)間,其次是1:16與1:18的粉水比。反而1:15是非常困難命中金杯區(qū)間。為什么要選擇1:15?因此,從金杯萃取圖上看,理想的沖煮粉水比例為1:16-18。而1:15并不是推薦的粉水比例。但我們結合實際進行實驗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拉大粉水比例(1:18)雖然在萃取率與濃度符合金杯萃取的區(qū)間,但很容易萃取出不愉悅的風味(期間濃度很容易保證,萃取率卻難以確保)。因此實際上出品的比例會相應縮小,而先進采用了1:15的粉水比例。

前街進行了多次沖煮淺烘咖啡的實驗發(fā)現(xiàn),1:15的濃度大致在1.35-1.42%,對應的萃取率為17.79%-18.73%。雖然金杯上僅是在達標的邊緣,但通過感官測試發(fā)現(xiàn)風味非常合適,并沒有出現(xiàn)萃取不足帶來的尖酸感、澀感,適應于絕大多數(shù)咖啡豆的出品比例,相對于容易出現(xiàn)過萃或者苦澀感的大粉水比,1:15是一個保守穩(wěn)定的粉水比例。

雖然1.35%-1.42%在金杯萃取中屬于高濃度。但我們要知道,SCA給出的濃度范圍是參照美國與歐洲群眾的口味。并不代表全世界人們對濃度的喜好程度。那么,金杯理論是錯誤的?其實這并不是,因為除了粉水比外,影響咖啡的萃取率還有很多因素,例如我們所使用的杯測粉水比是18.18%(粉11g、水200g)。其實就是SCAA(SCA的前身)所使用的金杯區(qū)間中最容易命中的比例。但這個前提是浸泡萃取。

而手沖咖啡屬于滴濾萃取,是通過水流攪拌咖啡粉,從而提高萃取效率,因而降低粉水比例也是如此。-End -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網(wǎng)站部分內(nèi)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shù)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wǎng)站聯(lián)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wǎng)”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