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志咖啡行業(yè)交流請加飲品界前街咖啡,微信號:(長按復制)FrontStreetCoffee 關于哥倫比亞的咖啡種植 種植區(qū)域與采收季 哥倫布比亞咖啡種植分布為安迪斯山脈沿線,從南至北,大致劃分為北部產區(qū)(綠色),中部產區(qū)(橘色,紫色)與南部產區(qū)(黃色),其中橘色紫色區(qū)域有主次兩個產季,綠色與黃色區(qū)域有一個產季?! 〔墒占尽景凑諈^(qū)域不同】 由于從北到南的地理氣候特征差異,南北產季剛好相反,而中部依據偏南還是偏北又各自有主次不同的產季,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有豆子出產,我們這里主要按照冬季產季與夏季產季來區(qū)分區(qū)域, 冬季產季從9月到12月,包括的區(qū)域有 Magdalena 瑪格達萊納 常見品項 Santander 桑坦德 Antioquia 安迪奧奎亞 常見品項 North of Santander 桑坦德北部 Boyaca 博雅卡 me
ta 麥塔 中部靠近北部的地區(qū)會有主次兩個產季,主產季為冬季9月到12月,次產季夏季4月到5月之間 Caldas 卡爾達斯 Risaralada 里薩拉拉達 Cundinamarca 昆蒂娜瑪卡部分區(qū)域 開始在市場嶄露頭角 Quinido 金迪奧部分區(qū)域 開始在市場嶄露頭角 Tolima 托里瑪部分區(qū)域 次次次骨灰級常見品項 中部靠近南部的地區(qū)會有主次兩個產季,主產季為夏季3月到6月,次產季為冬季10月到11月 Valle 瓦耶部分區(qū)域 開始在市場嶄露頭角 Quindio 金迪奧部分區(qū)域 Cundinamarca 昆蒂娜瑪卡部分區(qū)域 Tolima 托里瑪部分區(qū)域 夏季產季從3月到6月,包括的區(qū)域有 Valle 瓦耶部分區(qū)域 Cauca 考卡 次骨灰級常見 Cundinamarca 昆蒂娜瑪卡部分區(qū)域 Huila 惠蘭 骨灰級常見 Narino 娜玲瓏 次次骨灰級常見 注意:這里說的產季,是在產區(qū)咖啡果成熟采收咖啡果開始后制處理加工的階段,通常這個階段結束后的2-3個月后,才會有真正的新產季的豆子抵達我們的消費端。

種植形態(tài):95% 的種植者為小農,家庭種植面積小于5公頃 出產:小農家庭年均產25袋,每袋70kg規(guī)格 種植海拔:1000 - 2500 米 年降水:1000 - 2500 毫米 年均氣溫:15.8 - 20.5 攝氏度 種植品種:除了美洲產區(qū)常見的卡杜拉Caturra,波旁Bourbon,鐵皮卡Typica,帕克瑪拉外,哥倫比亞還有自己特有的三個抗病品種,分別是卡斯蒂尤Castillo,塔比Tabi與國家同名的哥倫比亞Colombia品種;當然也有一些稀有名貴品種像瑰夏Gesha、小顆粒的摩卡Mocca、Rume Sudan羅美蘇丹, Eugenioides 尤金尼歐德斯,Laurina 尖身波旁,Maraguesa瑪拉瑰夏(瑪拉格吉佩與瑰夏的自然雜交品種)?! ≌陉帢洌涸诋a區(qū)看到的遮陰樹有檸檬樹與橘子樹,他們的檸檬樹結的檸檬特別像橘子,但是吃起來爆酸,當地有一種吃法,是跟一種烈酒一起,就像喝雞尾酒一樣,還挺好喝的 產季:哥倫比亞的產區(qū)受安第斯山脈的地形影響,從南至北分為3大區(qū)域,北部,中部,與南部;南部北部產季比較分明,中部依據偏北還是偏南分別有主次兩個產季,后面有信息展開 處理方式:水洗方式為主,現在也有出現日曬與蜜處理方式;水洗方式中常規(guī)發(fā)酵過程多為無水發(fā)酵Dry Fermentation,開放式環(huán)境;現在也出現了一些將紅酒處理方式里面的工藝引入咖啡處理中,做無氧和不同程度氧氣控制的發(fā)酵處理?! 「稍铮禾幚硗旮稍锓绞接写笈颎reen House(沒有我們農村的蔬菜種植大棚那么大啊,想想一下陽臺陽光房的那個大小就差不多了),晾曬場Patio(水泥地面的一塊空地,最近有看到木板做的地面的),干燥機(很多小農家里都有這個)

【關于FNC】 產業(yè)鏈:哥倫比亞咖啡生產者協會FNC,哥倫比亞國家咖啡研究中心CENICAFE,各地的區(qū)域咖啡生產協會(哥倫比亞有32個區(qū)域Departments,其中20個有咖啡種植),貿易商,國際烘焙商,還有你們,看文字的各位“上帝”?! NC的最大宗旨是做哥倫比亞咖啡的代言人,承諾只要是咖啡農愿意售賣咖啡,FNC都愿意進行購買,FNC不光做哥倫比亞咖啡的國際大使在國際市場做咖啡的行銷推廣,成功的打造了“胡安大叔”形象;同時在哥倫比亞國內也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參與到農戶種植生產,管理與持續(xù)運營中。 CENICAFE成立于1938年,作為FNC的技術支持致力于咖啡品種選育,農戶種植生產農藝培訓。

關于品種 哥倫比亞早期種植的品種為老的鐵皮卡與波旁,1970年開始被卡杜拉開始替換;卡杜拉不僅單株比鐵皮卡與波旁高產,同時因為樹形更為的緊湊,所以單位種植面積可以種植更多。 1961年開始,CENICAFE開始研究羅布斯塔血統(tǒng)的Timor品種,隨后將Timor與Caturra選育出哥倫比亞的卡蒂姆Catimor系列,經過了5代的選育,1982年,CENICAFE發(fā)布了哥倫比亞的第一個抗病種植品種Colombia,隨后1983年出現葉銹病后,Colombia品種開始大量的推行種植?! ‰S后CENICAFE繼續(xù)研發(fā)的腳步,2002年發(fā)布了第二款抗病品種Tabi(鐵皮卡,波旁與Timor的雜交品種),2005年發(fā)布了迄今為止最為成功能的抗病品種Castillo,2008年葉銹病大肆爆發(fā)后,哥倫比亞開始大力的推行Castillo種植。

Castillo品種的推行與扶持 這是2012年哥倫比亞推行小農種植抗病品種Castillo的一個咖啡改革扶持貸款計劃, 7年期的貸款計劃 最終還款時農戶只需歸還60%的本金,另外40%由政府承擔(有銀行愿意買單) 貸款的前兩年不用做任何的還貸 第三年開始年利率為11%,每年在產季結束后農戶資金回籠后做還貸 當然,農戶是否轉種Castillo完全自愿,以上計劃只針對Castillo種植試用?! ∽钚碌南⑹?016年12月CENICAFE發(fā)布了一個新的抗病品種 CENICAFE 1, 同樣是卡杜拉與Timor(1343)的雜交品種,風味與Castillo一樣優(yōu)秀,當時更加的高產,同時可以抵抗葉銹病與咖啡甲蟲。

關于處理方式 哥倫比亞咖啡大部分為水洗處理方式,每個小農家庭都有一個小特制的處理機(Ecomill or Eco-Pulper),采收的咖啡果倒入其中,不僅去除果皮果肉,同時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果膠,而且僅需要非常少量的水即可;接下來,還帶有殘余少量果膠的帶殼豆就會進入一個小的池子或者容器中,可能是一個水泥池子(有的貼瓷磚),可能是一個不銹鋼桶,放置一晚發(fā)酵,松落殘留的果膠,第二天用清水沖洗下,就完成了水洗處理過程?! 「稍?,依據天氣,如果天氣好,當然首選是自然晾曬,有條件會有一個小棚子,鋪陳到木頭的棚架上來陰干;否則,就鋪到一塊空的水泥地面上進行干燥;如果天氣不好,陰雨連綿的,那就用干燥機來干燥,干燥機都會有一個進氣溫度控制,通常是在50攝氏度左右?! ?img data-s="300,640" data-type="jpeg" src="http://puruisaisi.cn/file/upload/202207/22/124955751.jpeg" class="" data-ratio="0.8" data-w="450" /> 關于咖啡競賽 哥倫比亞的國際咖啡競賽從2005年到如今共有兩種形式 2005-2015,CoE 2016年開始,哥倫比亞自行組織了第一次國際咖啡競賽,取名為LAND OF DIVERSITY,并進行了第一次的線下競拍。新的賽事相比CoE的賽制也有很大的變化 分小批次(SMALL BATCH)與大批次兩類,第一次將大批次(LARGE BATCH)納入競拍體系;小批次是5美元/lb起拍,大批次是2美元/lb 起拍?! 》謱傩詫Х茸龇诸惖脑u定,賽事對小批次咖啡的5個屬性分類進行評定,每一只咖啡都可以在一類或者多類提名并取得該分類的最終冠軍獎項。 5個屬性分類分別是,酸質Acidity,口感Body,平衡度Balance,柔順度Mildness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系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飲品界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