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文雜志‘グッとくるコーヒー’里面,有提到關于常見到的幾款手沖咖啡濾杯的流速,是個非常有趣的結果,平常在手沖咖啡的時候,似乎比較沒有討論到這一點。那讓我們來看上面這張圖片,從左到右,沖煮時間從快到慢,按照順序分別是:
HARIOV60→KONO→甜甜圈濾杯→KALITA→MELITA
雜志上說的這個萃取時間的快慢,只是個比較,并沒有確實的數(shù)據(jù),讓大叔我心癢癢的,只好用很笨的方法,來測量手邊有的幾款咖啡濾杯。雖然不太嚴謹,但多少有點參考價值,希望能拋磚引玉,一起來發(fā)掘手沖咖啡的秘密。
先用400CC的水量,直接倒進去沒有放濾紙的濾杯里面,看要多少時間流完。這個方法對錐形濾杯來說有點蠢,所以就只做幾款梯型濾杯。
【無濾紙組流速測試秒/400CC】
KALITA101陶瓷濾杯12秒
SANYO三洋陶瓷濾杯18秒
BONMAC單孔陶瓷濾杯28秒
KALITA102陶瓷濾杯28秒
KALITA185陶瓷濾杯34秒
土佐和紙專用不銹鋼濾杯46秒
KINTO金屬濾網(wǎng)濾杯57秒
接下來再放進扇形濾紙,同樣倒入400CC的水量,在沒有咖啡粉的情況下測試流完的時間。
【濾紙組流速測試秒/400CC】
名稱時間
SANYO三洋陶瓷濾杯45秒
SANYO三洋陶瓷濾杯新版35秒
BONMAC單孔陶瓷濾杯50秒
KALITA101陶瓷濾杯1分52秒
KALITA波佐見燒陶瓷濾杯35秒
KALITA102陶瓷濾杯52秒
KALITA155不銹鋼濾杯1分05秒
KALITA185陶瓷濾杯未測試
土佐和紙專用不銹鋼濾杯未測試
KINTO金屬濾網(wǎng)濾杯未測試
HarioV60玻璃濾杯圓錐型25秒
HarioV60陶瓷濾杯圓錐型46秒
HarioV60陶瓷濾杯新版30秒
UNCAFE陶瓷濾杯圓錐型60秒
Melita虹吸式濾杯3分40秒
實驗結果出來后,原本沒放濾紙的時候,流速最快的KALITA101陶瓷濾杯,反而變成最慢,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問題就出在濾紙與咖啡濾杯的貼合度,我們在使用扇形濾紙的時候,都要先將側邊對折,所以紙張在底部的厚度會變成兩倍,這個部份會貼合在濾杯內(nèi)側的最下面。如果你手邊剛好有KALITA101濾杯的話,實際操作一次,就會發(fā)現(xiàn)到它的三個出水孔都被濾紙給遮住了大半。
那為什么BONMAC跟SANYO陶瓷濾杯不會有這個情形呢?因為它在出水口旁邊有做出一條肋骨般的溝槽,它會讓濾紙跟濾杯底部出現(xiàn)空隙,所以水流速度不會受到影響。沒有這兩款濾杯的朋友,可以參考紅澤咖啡先前就發(fā)表過的文章:‘田口護。巴哈咖啡館手沖咖啡未揭露的秘密。’
所以知道了這些濾杯的差異之后,在使用KALITA101跟102陶瓷濾杯的時候,你就必須調(diào)整咖啡研磨粗細,或者是使用的粉量。建議流速最慢的濾杯,就使用較少的粉量萃取較少的咖啡液體,反之亦然。
另外,錐形濾杯雖然不在這次的測試中,但是我們能夠想像到,影響它流速的原因,也絕對是跟濾紙和濾杯貼合的程度有關系,所以各品牌都在內(nèi)側導水溝槽下功夫。